| 从乡镇中学教师到优秀企业家:葛南尧先生访谈(之三)-CECA: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
编者按“电声往事”专栏由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电声分会特别策划,计划通过采访、自述等形式分享老一辈电声人的奋斗经历,勉励电声同仁们坚定初心,直面挑战。
本期受访者:葛南尧,浙江天乐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三、切切在心,饮水思源不忘本
小编:白驹过隙,那些生动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在创业的过程中,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事件?比如让您感动的、为您带来警醒或者带来信心的事情?
葛南尧:这样的事情有很多,我列举其中三件为例。
第一件是值得警醒的事。蛟镇校办工厂时期,财务管理一度不够规范。为了把厂里的财务搞清楚,要把几年来的账目重新清理造册,着手建立正规的财务制度,哪知一查查出了大乱子。自从办厂开始,我经常外出办事,钱不够就打借条或者写张欠条,等账目一一清理,我吓得目瞪口呆,说是我“欠学校800元”,这可是个吓人的数字,当时我每月只有27.5元工资,不吃不喝也要两年半才能垫上这个窟窿。校长见出了这么大的漏子,便到公社向分管教育的同志汇报。因为有借条不能算贪污,但属于大额移用,是违规行为,只有提交党委讨论处理。校长仔细分析了原因,说是我经常在外面出差,开销很大,补贴又低,长年累月没有申请额外补贴,才累积成这么个大数目,要求免去对我的处分。最后,党委鉴于事实,作出没收我的自行车和手表的处罚决定,其他由学校自行处理。我感到既委屈又悔恨,心里五味杂陈。回顾办厂经历,这是我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错误,自己也觉得不可轻恕。每念及此,我便感到诚惶诚恐。然而,犯下这件错误也可说是因祸得福,因为它成为了我终生最深刻的教训,从此以后,我对厂里的账目一直严肃管理,做到日清月结,对自己的出差费一定在三天内报销,几十年如一日,再未出现含糊的开支。“勤勤恳恳工作,清清白白做人”,这两句话是我一生的座右铭。
第二件是令我感动的事。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交通没有现在这样发达,也没有快递公司,为了将产品尽快送达,我们先后购买了20辆卡车,成立了车队。除了偏远地区,我们都是用卡车把产品送货上门。有一次我在广东走访客户,正好我们的卡车送货到达,驾驶员把产品背到5楼,见他满头大汗,我深为感动。我和客户打了个招呼,会谈稍息,我也和我的小车司机一起到楼下把产品一起搬上楼,该厂的厂长也叫科室人员和我们一起搬运,搬运工作很快便完成了。在吃中饭时,卡车驾驶员流泪了,他说:“广东很多厂都设在楼上,送货时都是自己一个人搬到楼上的,这次您来了,沾了您的光。”这次经历使我深深感受到我们的工人优秀,为公司树立了吃苦耐劳的形象。回公司后,我就召开干部会,把我看见的情况向大家做了介绍,并专门规定:“为确保安全,卡车送货时配备一名押车员。分片的销售员一旦得知送货车要来,必须和卡车司机一起卸货。同时,要提高卡车驾驶员的工资。”这样虽然成本开支提高了,可确保了安全,也温暖了人心,同时也得到广大客户的赞扬。如此,我们的业务才能一直在平稳状态之中运行。
第三件是为我带来信心的事。创建蛟镇校办厂的那些年,我除了办厂以外,心里还有个想法:建校兴学。在走访南方的客户时,我看到厦门、汕头、佛山等地的学校造得很漂亮,房子的布局、建筑的式样、环境的绿化都让人羡慕,学生的服装也赏心悦目。闽粤二地华侨多,这些学校都是侨胞捐钱建造的。在厦门开电子展销会那次,我抽空到一个中学参观,迈进校门就像进了公园,道路宽敞,教室与教室之间距很宽,墙上都贴了马赛克砖,连厕所都贴上洁白的瓷砖。校内的树木高大翠绿,草坪上的自动水龙头不紧不慢地在摇头喷水,走道两边的绿篱剪得整整齐齐,惹人喜爱。我常想:等我们有钱的时候,也要把自己的中学建得像他们的一样漂亮,能让孩子们在美丽的环境里读书成长。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既实现了校办厂的初衷,又为乡里百姓做了贡献。这成了埋在我心底的一个强烈愿望。后来,在党委书记、县长、乡长等领导干部的协调下,批文很快就下达了。自解放以来,靠校办厂自己出资新建校舍是破天荒的好事。为了把学校建成嵊州一流,我提议请领导干部到南方考察,参观一些式样好的样板学校,拍一些照片回来做参考。新校舍建成后,校内视野宽敞,西边是操场,排水杉靠墙而立,成为一道绿色屏障;东边是学农果园和池塘,八角凉亭依水而建,塘边假山上树木成荫;大门主道两边的桂花树直通教学大楼,穿过教育楼大厅,院内高大树木错落有序,处处生机盎然,“学海扬帆”的白色雕塑迎面而立,烘托了校园的气氛。这极大地提振了我的信心,我心底多年的愿望实现了,也为当地百姓办了好事。光阴荏苒,二十多年后,不管是建筑物的布局还是绿化景观,我们建成的校舍在嵊州的学校中仍然堪称一流。
历年所获荣誉
小编: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记最初的信念,秉持初心,最后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有始有终的完整。非常感谢葛老师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访谈,读者朋友们一定会从您的经历中受益良多!谢谢。
葛南尧:很高兴能够参与这次访谈,也谢谢你们!
本期采访者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