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MLCC库存回归正常水平 价格企稳现两极分化
来源:电子元件技术  浏览次数:204  发布时间:2025-04-15

      经历两年剧烈波动后,全球多层陶瓷电容(MLCC)市场正迎来关键转折点。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主要厂商库存周转天数已从峰值180天回落至75-90天,标志着长达18个月的库存去化周期接近尾声。

    image.png

     供需天平悄然倾斜


     据TrendForce统计,当前MLCC整体库存水位较2023年同期下降38%,其中车规级产品库存消化最为显著。村田、三星电机等头部企业财报显示,其汽车电子业务库存周转天数已压缩至45天,较消费类产品快30%。这一转变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升级直接相关——单车MLCC用量突破10000颗,较传统燃油车增长5倍。


     厂商策略现南北分野


     面对市场复苏,日系厂商仍保持审慎扩产节奏。村田宣布将2024年资本支出削减12%,重点转向01005超微型、高耐压等高端产品研发。与之形成对比,华新科、国巨等台系厂商则重启大陆东莞、苏州基地产能,主攻消费电子常规品市场。值得关注的是,三环集团、风华高科等陆系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在中大尺寸通用MLCC领域市占率提升至27%,创历史新高。


     价格体系呈现三级分化


     现货市场监测显示,0402/0603等常规品价格环比持平,但车规级X7R、C0G材质产品仍维持3%-5%季度涨幅。渠道商透露,TDK、太阳诱电等日企针对ADAS用MLCC开启"阶梯报价"模式,百万颗订单单价较散货低15%。这种定价策略正在重塑供应链关系,迫使模组厂加大战略备货。


     隐形风险暗流涌动


    尽管市场整体回暖,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消费电子需求复苏弱于预期,小米、OPPO等品牌Q2订单回调幅度达10%


    渠道商低端品库存仍超安全线30%,存在抛货风险


    原材料端钯银电极价格季度暴涨18%,侵蚀厂商利润空间


    博弈新周期开启


    SEMI最新预测显示,全球MLCC市场规模将在Q4恢复至182亿美元,但竞争格局已发生本质改变。随着华为、比亚迪等终端大厂直采比例提升至40%,传统分销模式面临重构。分析师警告,若下半年智能手机需求不及预期,可能引发新一轮价格踩踏。在这场精密的价值链博弈中,技术迭代速度将取代规模优势,成为决定厂商生死的关键筹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