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到岗没有问题,只要长三角、珠三角两个经济带的企业恢复生产,订单不足的问题就能解决。生产线尚不能满负荷恢复时,我们采取压缩班时的方式保证大家都能上班。防疫不能马虎,复工复产也不能马虎。
复产整整一周的临安奥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工人孙瑜正在铝壳生产线上忙着冲制。家住潜川镇城后村的孙瑜已经在奥星干了13年。这是她第一次元宵节后复工。“往年过了初七,差不多就复工了。”不过孙瑜说,跟那些仍然不能到岗的外地工人相比,能排班就是一种幸福。
位于潜川镇牧亭村的奥星本部,共有441名工人。截至2月18日,奥星已有306人到岗,生产线恢复了65%。和到岗率相比,生产线恢复比率略低。这主要受制于两个原因,一是物流受阻,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都还远谈不上畅通;二是广东等地的下游企业复工率低,产品订单不敢接,生产线不敢全开通。
对于企业普遍存在的员工到岗率问题,奥星却基本没有。奥星9成以上的员工是本地人,其中100多对夫妇职工,孙瑜就是其中一对。只要物流问题解决,下游企业开工正常,奥星就能满负荷生产。目前30几个外地工人,主要集中在安徽江西等非重点疫区,他们陆续回临后,将采取隔离措施。
抓生产之前,防疫是头等大事。疫情发生后,奥星董事长詹有耕立刻采取防控措施,购买防护物资、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每日厂区消杀,这些常规动作奥星一样都没有少。2月12日公司复工后,厂区门口安排保安,每日早晚进出给工人测体温。食堂用餐时,座位由原先双向并排就坐,改为同向间隔一米以上。
1992年就进厂的行政管理部经理陈亚翠,老公也在企业上班,也是双职工。她介绍,奥星与其说是她上班的工厂,不如说是她的家。奥星成立已经46年,员工强烈的归属感造就了奥星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一点放在全区来看也非常罕见。
员工强烈归属感的天枰的另一头,是企业领头人的责任感。回想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国内制造业产生巨大影响,工业企业一片哀鸿。一直从事铝壳生产的奥星,因为增开了铝带生产线,打了一次漂亮的转型升级战,赢得了先机,没有金融危机的冲击。詹有耕不但没有裁掉员工,反而壮大了公司。
詹有耕表示,这一次,也绝不会让一个员工因为疫情丢掉饭碗。去年奥星销售产值6.7亿元,今年原计划是7亿元,疫情的发生势必影响计划实施。“我们会采取一切办法,内部挖潜,外拓市场,争取完成全年的目标计划。”詹有耕坚信,再大的风浪都过来了,这次也会度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