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电动车撬动产业新局面,车企加速整合供应链上游核心资源
来源:电子元件技术  浏览次数:104  发布时间:2023-02-16

  天眼查显示,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芜湖奇瑞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骏名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持股的大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卓智能”)于近日成立,注册资本6.25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大卓智能的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相关的多类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硬件销售;地理遥感信息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电子产品销售;机械设备研发;机械设备销售;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物联网技术研发等。


  行业人士告诉集微网:“现在在汽车产业当中,由车厂发起对上游供应链核心资源的整合已经形成一股趋势,不止奇瑞,多家车厂都有相应的动作。”究其主要原因,是电动车市场迅速发展让汽车厂商看到了新的机会。


  一场连锁反应


  根据Clean Technica数据,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到10,091,164辆,同比上涨56.4%,渗透率(2020年4%、2021年9%)提升至14%。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49.8万辆,市占率(2020年40.5%、2021年51%)提升至65%。


  电动车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终端市场竞争格局,同时也对供应链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传统汽车产业,车企所需的零部件基本都交由Tier1采购,因此燃油车的大部分供应链资源都掌握在国外大型的Tier1手中,这使得燃油车品牌对供应链的把控程度较弱。


  “传统汽车产业当中,很大一部分供应链资源都聚集在海外,即便是国产品牌,对国外供应链的依赖程度也是比较高的。不过随着电动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电子零部件需求量越来越大,基于中国在相关领域的制造能力,让车企有了降低对国外供应链依赖性的机会。”上述行业人士说到。


  为了摆脱强势供应商对自身形成的牵制,车企们势必要抓住机会,尤其是在看到特斯、比亚迪这样的成功案例之后,“反客为主”的想法只会愈发强烈。


  “坦白说,大家2023年的压力都很大,除了比亚迪之外,其他品牌都会比较难过。得益于去年一季度提出的全面电动化战略,比亚迪放弃燃油车而聚焦在电动车赛道,各方面资源聚焦,在市场上一枝独秀。对很多品牌来说,原有的燃油车市场份额过于庞大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不得不把资源分散,那竞争力自然也会被分散掉一部分。”


  再加上车企之间相互“内卷”的速度不断加快,想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然要掌握更多资源。在将比亚迪推上“王座”的多方面资源中,供应链资源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虽然眼下市场需求量在持续增长,但仍有不少品牌陷入亏损的漩涡中无法脱离;就当多家造车新势力尚在为企业盈利而发愁之际,强势掌控供应链的特斯拉和比亚迪的日子要好过很多。掌握了核心资源,意味着车企能更有效的做成本管理,因此可以看到,车企们都在争相效仿。


  供应链压力加倍


  除上述外,行业人士还告诉集微网:“目前,国内汽车品牌都在积极整合上游资源,试图通过这样的增强自己的供应链把控力和话语权,尤其是对于一些在汽车智能化竞争中非常核心的技术环节。”


  “未来车厂一定是自己管理供应链,特别是像软件、算法、芯片这些环节,我认为不会放到Tier1去做,除非双方深度绑定,但这应该仅限于国内企业,对于国外传统的Tier1厂商来说不太可能。”


  对方继续谈到:“我认为对于核心环节的技术,车企初期可能会跟一些供应商合作开发,不过最后肯定还是会自己做。因为不论哪个环节的企业都不想看别人脸色过日子,所以这个模式形成大趋势确定性是比较强的。”


  正如上述,终端既想通过与供应链合作开发核心产品、技术,也想掌握话语权,这也表示双方互惠互利的阶段无法一直维持下去。从中长期来看,随着车企的整合能力越来越强,这样的模式对供应链造成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虽然承压,但目前对供应链来说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一家零部件厂商接受集微网采访时说到。


  “手机市场的需求量逐年减少,很多零部件环节空余的产能过多,急需出海口的厂商正扎堆投入汽车产业,同时也把手机产业链快节奏竞争的基因带到汽车产业。”集微网在之前的报道中就提到,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形势进一步加快了手机和汽车两大产业链的融合。除了“内卷”,其实终端不断加强对供应链管控的发展模式其实也与手机行业如出一辙。


  该厂商认为,即便汽车市场暂时还没有那么大的量,也是大家集体承压的阶段的首选,一方面可以看到前景,另一方面利润相对理想。但从中长期来看,车企做技术资源整合的趋势已经形成,供应商只能通过不断加大、加快技术和产品研发,把护城河建立起来,才能改善车企和友商两个层面形成的压力。


Baidu
map